看了该文,使我想起了武字。历史上有人曾剖析止戈为武,仔细看,武字的腰上没有一撇,是弋而非戈,是弋将正,拆成一和止,古代弋是指带有绳子的箭。正头上的一原来是个方框,止是指脚,正是指一个人朝一个目标走,结果有持弋人弋射了這个朝目标前进的人——动武了!我是个搞工程技术的老者,说实在的不太懂文字、文学的深层意思,今天,提出這个武、弋、正、止、戈只是来增加点笑料。
1、朝字右边月换成戈读什么戟[jǐ](1)(会意。从戈,从榦(gàn)省。本义:古代兵器。青铜制,将矛、戈合成一体,既能直刺,又能横击)(2)同本义[halberd]。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,出现于商、周,盛行于战国、汉晋各代。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,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,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。戟的出现在我国推动了战国时期的到来。
2、一个朝的左边一个戈是什么意思?戟,古代的一种兵器。拼音:jǐ笔画:12繁体:戟基本释义:1、古代兵器,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尖,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。2、刺激相关组词:戟楯、撩戟、钑戟、戟手、画戟、门戟、射戟、顿戟、戟衣、闟戟、陛戟、鬣戟、刀戟、戟决组词解释:1、撩戟:兵器名,类似投枪。2、钑戟:兵器的一种,仪卫用。3、画戟:①古兵器名,因有彩饰,故称。